數控電火花中走絲線切割機床誤區
來源:新華網 作者: 發布時間:2009-05-14 09:38 瀏覽量:378
很多人在宣稱中走絲線切割 提高加工精度,提高光潔度,號稱替代慢走絲線切割 ,我和業內專家討論認為,純屬胡說。因為最制約快走絲的鉬絲換向導致的位移偏差沒有解決的前提下,精度大幅度提高是立不住腳的,因為鉬絲在換向之后,鉬絲已經走的不是原來的位置了,加上絲抖,切割精度不能小于這些固定無法克服的誤差。反倒認為中走絲的多次切割會降低精度。
目前宣稱提高精度的大部分是非主流廠家,國標是切割28的八方,誤差15um,現在一般做到10um是可信的,再高的精度至少我相信。
最高指標:宣傳中能見到的最高指標依舊是上海特略,我拿到的樣本上赫然寫著,加工精度<0.3um。按照這個精度和他極其的價格,大部分慢走絲廠家應該關門回家買鉬絲。
數控電火花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切割光潔度
這是線切割另一個常被宣稱的指標。之前的幾十年,一般默認的最高指標Ra2.5-3.0,這是快走絲線切割比較實際的指標。開始的時候上海大量率先做出了循環退絲的方法,通過加密線切割條紋的方法來提高表面質量,實際是用犧牲效率的方法來換取視覺光潔度的提高,配合導絲嘴,他們宣傳的光潔度指標是Ra0.6,這個指標在當時已經驚人。
在之后,開始出現了多次切割技術配合降低絲速穩定絲抖,這個時候的指標基本宣稱的都在1.0以下。而且他們的樣品確實都做到了。我所見到的加工樣品大部分都做得不錯,但是,在客戶處確很少見到實用的使用。之后有聰明的寧波人提出了中走絲的概念,讓很多不明就里的消費者以為中走絲是完全不同于快走絲的產品,加上所有廠家都用 “快絲的價格,慢絲的效果”的宣傳語來引導消費者。對于光潔度指標我認為廠家宣傳的不算假信息,問題是他能做出樣品但是你加工不出同性能的工件。因為目前多次切割技術中和慢走絲相比,最缺少的就是工藝數據庫,這個是一個工作量巨大的工程,因為40厚的cr12和50厚的cr12,最佳偏移量是不一樣的。上千種材料和不同厚度的組合,夠全行業的人做一些日子的,但是我還沒有見到那個廠家在下力氣做。這就是為何廠家的樣品都能切好,但是你很難用好的原因。
(必填)